7月21日,吉林農業大學右玉精神“學習筑夢”團赴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參加由團中央學校部、中共朔州市委、朔州市人民政府面向全國高校發起的2019年“弘揚右玉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百所高校平魯行專項實踐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大力學習弘揚“右玉精神”,勇做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助力平魯地區的文旅發展。
7月22日在平魯區政府一樓會議室舉行啟動儀式,該啟動儀式由朔州市市委副書記操學誠、區委書記劉旋、區委副書記苑冬梅、區委辦主任張元勝出席以及各高校團隊全體成員參加。啟動儀式中,市委副書記操學誠表示希望借本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機會,順利搭建起高校與地方之間聯系的橋梁,深化高校與地方之間的合作,并希望同學們能夠深入基層群眾,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農村文化、科技、衛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操副書記的講話既表達了對本次實踐活動的肯定和支持,也流露出了對每支團隊的殷切期望,對于團隊日后的實踐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平魯區基本情況調研
實踐隊在平魯區委的幫助下由西水界鄉團委書記宣書記帶領前往西水界鄉,在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宣書記向隊員們簡單介紹了平魯地區的各方面情況,引發隊員們的思考和對未來實踐的期待。到達目的地后,宣書記帶領隊員們參觀當地敬老院、文化局等地,同時通過走訪、參觀等形式帶隊員們了解了當地的人口分布及農牧業發展情況,讓隊員們對平魯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魯區文旅情況發展調研
實踐隊在西水界鄉各級領導的指引和幫助下,分別參觀調研了天門山景區、大河堡影視基地、古長城、烽火臺、北固山、萬畝油菜花田等景區。純樸的邊塞民俗風情、寧靜優美的自然生態景觀、震撼人心的國家級文物、繁多的地方土特產品、陶冶情操的革命老區是平魯文旅發展的巨大資源,實踐隊也通過參觀調研感受到平魯區的文化旅游資源豐富獨特、開發空間和潛力很大。
平魯區小雜糧生產情況調研
平魯區的農產品主要是集營養、保健、食療、益智為一體的名特優小雜糧,被確定為全國小宗雜糧商品基地區。其中包括油菜花籽、胡麻、蕎麥、莜麥等多種小雜糧,尤其是含硒量居全國首位的紅山蕎麥,千粒重38.8克,硒含量0.73mg/g,深受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青睞,多次入選國宴。
實踐活動結束后,隊員們感受到了以“執政為民、尊重科學、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為核心的右玉精神,增強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認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需要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出謀獻策,他們將把愛國熱情和成長成才的強烈愿望轉化實際行動,并將“右玉精神”帶回家鄉、帶回長春、帶到全國各地,為“右玉精神”的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 吉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赴山西省平魯區“弘揚右玉精神 爭做時代新人”調研宣傳專項實踐團)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